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
抖音

快手
快手

微博
微博

撒拉族的婚姻习俗

文档

撒拉族的婚姻习俗

撒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几种特点,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二是男子有凭 口唤 离弃妻子的特权,即男子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说三声 我不要你了 ,就算宣布离婚。而女子却无权提出离婚;三是早婚现象很普遍。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 非日则 (神圣的天命)。从此,阿娜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四是近亲通婚的较多。解放后,这些情形几乎都已改变。撒拉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立一座 米那勒 (宣礼塔)的功德。订亲时,男方先给阿娜送一对耳环,表示 系定 ,不再许他人,几天后再送去一条围头的黑纱巾,算正式订亲。订亲全由父母做主,但必须征得近亲们的同意,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
推荐度:
导读撒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几种特点,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二是男子有凭 口唤 离弃妻子的特权,即男子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说三声 我不要你了 ,就算宣布离婚。而女子却无权提出离婚;三是早婚现象很普遍。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 非日则 (神圣的天命)。从此,阿娜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四是近亲通婚的较多。解放后,这些情形几乎都已改变。撒拉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立一座 米那勒 (宣礼塔)的功德。订亲时,男方先给阿娜送一对耳环,表示 系定 ,不再许他人,几天后再送去一条围头的黑纱巾,算正式订亲。订亲全由父母做主,但必须征得近亲们的同意,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

撒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几种特点,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二是男子有凭 口唤 离弃妻子的特权,即男子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说三声 我不要你了 ,就算宣布离婚。而女子却无权提出离婚;三是早婚现象很普遍。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 非日则 (神圣的天命)。从此,阿娜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四是近亲通婚的较多。解放后,这些情形几乎都已改变。

撒拉族的婚姻分说亲、行聘、婚礼三个步骤。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这是撒拉族人形容青年男女婚姻的一句俗话。这是因为撒拉族人民长期受宗教和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女青年成婚,须由 嫂吉 (即媒人)作介绍,父母作主。撒拉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立一座 米那勒 (宣礼塔)的功德。在撒拉族当中,男家看中了谁家的姑娘,首先邀来 嫂吉 ,致意女家。女家父母应允后,还要请其亲房叔伯俱至,其中舅舅的意见尤为重要。大家都应允后再由媒人向女家送订婚茶一份和大耳环一对。茶叶是送给父母的,耳环是送给姑娘的。当日,女家做 油搅团 请来亲房叔伯与媒人同吃,表示婚事己定,决无反悔,并当场议定聘礼。双方商定后,媒人带着余下的 油搅团 ,送给男家,作为复命。

撒拉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立一座 米那勒 (宣礼塔)的功德。订亲时,男方先给阿娜送一对耳环,表示 系定 ,不再许他人,几天后再送去一条围头的黑纱巾,算正式订亲。订亲全由父母做主,但必须征得近亲们的同意,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

送彩礼时,声势虽大,礼并不多。送彩礼的人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八九十人,均为男人。一般人家,彩礼仅有细衣料一套(缎子或灯芯绒)、粗衣料一套(素布),还有一些化妆品,富户人家则多送一件长羔皮筒。女方给新郎也只回敬一双布鞋和一双绣花布袜。这是因为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与阿里成婚时,阿里家贫如洗,只有一升大麦,一个手推石磨和一床破旧的铺盖。法蒂玛非常寒心,哭着对父亲诉苦。先知对女儿耐心启迪,说人在世上,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法蒂玛听了,转忧为喜。撒拉族人民一直以此为榜样,忠实遵行。

撒拉族的婚礼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除了这时节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而又好储藏外,主要还是人员全,所有外出的人均已陆续返家。

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再进上房,由已婚的至亲陪伴,面对阿訇坐在炕上的木凳上。岳丈问新郎: 我女儿已许配给你了? 新郎点头允认,然后阿訇起诵 尼卡亥 (证婚赞词),把盘中的红枣、核桃分撒给室内外的观众,婚姻算正式准认。

娶亲时,由新郎及其男亲备上骡马,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到了女家,新郎及男亲都不进家门,而是坐在门外的场院里,由女家先用油香等茶食招待,饭后请到叔伯家住宿。次日,女家设宴招待,宴席仍在门外场院进行。席前先由阿訇诵 尼卡海 ,即合婚经。诵经时,新郎跪在门外野地,新娘跪在家中炕上,阿訇站在院中高声诵经。诵毕,将一盘红枣、核桃、糖果等撒给门外众人。席毕新郎及男亲先回。

阿娜出嫁这天,至亲好友,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幼纷纷赶来,坐在新娘身旁,一边看长辈给新娘梳妆打扮,一边专心致志倾听阿娜哭唱 撒赫稀 。

到黄昏时分,梳妆好了的新娘,由至亲长辈二人搀扶,哭唱着缓缓退出大门,在门前的场院里绕走三匝,徐徐撒完一把粮食,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生根发芽,然后登上新郎家送来迎亲的骡马,带上面纱,由至亲中已婚的两名妇女陪伴,其它亲朋簇拥送到婆家。这时,女方村里早先嫁到男方村庄的妇女们,端着一盘盘香喷喷的 比里买亥 (油拌的面食),在村外的道旁热情迎接,并通风报信,密告本村 挤门 的情况,使送亲者有个精神准备。

此刻,在新郎的大门口,村里的小伙子们挽袖露臂,准备 挤门 --阻挡新娘入门。送亲的一方认为,这天是新娘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应该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入洞房;迎亲的一方却认为这样会有损于新郎的身价,以后难使唤和驾驭新娘,硬要新娘下马步行。于是你冲我堵,兴高采烈,大喊大叫,互不相让,致使送亲的人要把新娘带回去。但这不用担心,经长者对本村嗔怪一顿,对送亲者和颜悦色地赔个不是,客人们仍和好如初,一一返回,上炕入席。

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 巴西阿什 。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费收回。餐毕,新郎家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撒拉语称此为 盖吉尔桥依 。

这时,年轻人纷纷起来,把新郎的父亲、哥哥、阿舅捉起来,满脸涂上锅灰,头戴破草帽,眼挂空心萝卜镜,用木棒抬起,或让骑牦牛转圈,热闹非凡,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接着就表演 骆驼戏 、 宴席曲 。

当晚成亲,次日鸡鸣而起,新婚夫妇各依伊斯兰教进行沐浴,并盛装出门,拜见公婆和长辈,新郎赴女家拜岳父母道安。在大庭广众中,女方还要开箱 摆针线 ,陈列陪送新娘的嫁妆,大伙儿一一观赏新娘的精心刺绣,新娘还要给男方家人和叔伯至亲送刺绣的鞋袜、枕头等。为了表达对新娘家长及至亲们的深情厚谊,男方也拿出一部分钱财,予以酬谢。 对送亲者,先以茶食招待,路途远的,当晚分别请到本 阿格乃 、 孔木散 家去住宿,次日,始摆宴席款待。宴席毕,还要分送 肉份子 ,凡女方的至亲远房,不论老少都要分送煮熟的牛、羊肉一份;给新娘的父母至亲要送钱或衣料。随即,由女方一老者说几段 吾热赫苏孜 (婚礼赞词),祝愿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嘱托亲家对 羽毛未丰、年幼无知 的新娘多加爱护,言传身教。

文档

撒拉族的婚姻习俗

撒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几种特点,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二是男子有凭 口唤 离弃妻子的特权,即男子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说三声 我不要你了 ,就算宣布离婚。而女子却无权提出离婚;三是早婚现象很普遍。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 非日则 (神圣的天命)。从此,阿娜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四是近亲通婚的较多。解放后,这些情形几乎都已改变。撒拉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立一座 米那勒 (宣礼塔)的功德。订亲时,男方先给阿娜送一对耳环,表示 系定 ,不再许他人,几天后再送去一条围头的黑纱巾,算正式订亲。订亲全由父母做主,但必须征得近亲们的同意,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
推荐度:
为你推荐
资讯专栏
热门视频
相关推荐
阿昌族丧葬习俗 汉族的待客习俗 黎族习俗与婚俗 满族丧葬习俗 回族的婚姻习俗 鄂伦春族生活习俗 鄂温克民族习俗 安徽恋爱婚嫁习俗 高山族的生活习俗 中东旅游禁忌有哪些英国旅游的习俗有哪些 内蒙古草原旅游必知的习俗 西藏丧葬习俗之水葬 独龙族婚庆习俗 西藏丧葬习俗之天葬 加拿大人的风情和习俗 汉族婚礼习俗 牡丹江的特色节日及习俗 日本人的礼仪与习俗 哥斯达黎加的习俗礼仪 保安族的婚嫁及婚恋习俗 鄂伦春族的饮食习俗 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 国外饮茶习俗 蒙古族丧葬习俗 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 拉祜族的节庆习俗 藏族人的丧葬习俗 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三 达斡尔族饮食习俗 独龙族的民族习俗 蒙古族人的信仰习俗 汉族的婚姻习俗 德昂族敬牛的习俗 回族的丧葬习俗 汉族的丧葬习俗 珞巴族神奇的树葬习俗 白族的丧葬习俗 基诺族的婚恋习俗 撒拉族丧葬习俗及禁忌 基诺族的丧葬习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