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
抖音

快手
快手

微博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北方昆曲

北方昆曲

文档

北方昆曲

北方昆曲是昆曲的一个支派。1917年直隶高阳专演昆弋戏的荣庆社进京,班中名演员有贴旦韩世昌、黑净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后称北方昆曲。昆曲剧目共保留了400多出折子戏。《琵琶记》《记荆钗》、《拜月亭》、《牡丹亭》、《长生殿》等全本戏。折于戏中演出较多的剧目约有10D出,如《拷红》、《游园》、《惊梦》、《琴挑》、《秋江入《嫁抹》、《定情》、《思凡》、《断桥》等。《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1550一1616),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除《牡丹亭》外,还著有《邯郸记》、《南柯记》,与《紫钗记》、《牡丹亭》合称《玉茗四梦》。《长生殿》是洪异代表作。洪异(1645一1704),清代戏曲家。字防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
推荐度:
导读北方昆曲是昆曲的一个支派。1917年直隶高阳专演昆弋戏的荣庆社进京,班中名演员有贴旦韩世昌、黑净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后称北方昆曲。昆曲剧目共保留了400多出折子戏。《琵琶记》《记荆钗》、《拜月亭》、《牡丹亭》、《长生殿》等全本戏。折于戏中演出较多的剧目约有10D出,如《拷红》、《游园》、《惊梦》、《琴挑》、《秋江入《嫁抹》、《定情》、《思凡》、《断桥》等。《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1550一1616),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除《牡丹亭》外,还著有《邯郸记》、《南柯记》,与《紫钗记》、《牡丹亭》合称《玉茗四梦》。《长生殿》是洪异代表作。洪异(1645一1704),清代戏曲家。字防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

北方昆曲是昆曲的一个支派。1917年直隶高阳专演昆弋戏的荣庆社进京,班中名演员有贴旦韩世昌、黑净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后称北方昆曲。

昆曲剧目共保留了400多出折子戏。《琵琶记》《记荆钗》、《拜月亭》、《牡丹亭》、《长生殿》等全本戏。折于戏中演出较多的剧目约有10D出,如《拷红》、《游园》、《惊梦》、《琴挑》、《秋江入《嫁抹》、《定情》、《思凡》、《断桥》等。《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1550一1616),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除《牡丹亭》外,还著有《邯郸记》、《南柯记》,与《紫钗记》、《牡丹亭》合称《玉茗四梦》。《长生殿》是洪异代表作。洪异(1645一1704),清代戏曲家。字防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作品除《长生殿》外,还有《四蝉娟》等9种。《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曲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和《长生殿》作者洪异齐名,时人称为“南洪北孔”。

昆曲在曲调旋律、演唱技巧、戏剧性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较以前诸腔更为完美。在节奏上音乐布局更多变化,更加缠绵婉转、柔曼悠远。演唱艺术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有“豁、叠、擞、嚯”等腔的区分以及各类脚色的性格唱法。配器更为齐全,吐字分头腹尾,具有“流丽悠远”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抚媚,一唱三叹”著称。昆剧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等表演手段互相配合的综合艺术。其舞蹈身段大抵可分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写意舞蹈;一种是抒情舞蹈。念白往往运用大段韵白以丰富人物形象。脚色行当中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丑分大面(正净)、白面、二面(也称“付”)、小面(丑),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娃娃旦)、刺杀旦、五旦(也称“闺门旦”、“小旦”)、六旦(也称“贴旦”、“花旦”)、耳朵旦(杂旦)等。各行脚色都有一套表演程式、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和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剧完整的表演体系。

文档

北方昆曲

北方昆曲是昆曲的一个支派。1917年直隶高阳专演昆弋戏的荣庆社进京,班中名演员有贴旦韩世昌、黑净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后称北方昆曲。昆曲剧目共保留了400多出折子戏。《琵琶记》《记荆钗》、《拜月亭》、《牡丹亭》、《长生殿》等全本戏。折于戏中演出较多的剧目约有10D出,如《拷红》、《游园》、《惊梦》、《琴挑》、《秋江入《嫁抹》、《定情》、《思凡》、《断桥》等。《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1550一1616),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除《牡丹亭》外,还著有《邯郸记》、《南柯记》,与《紫钗记》、《牡丹亭》合称《玉茗四梦》。《长生殿》是洪异代表作。洪异(1645一1704),清代戏曲家。字防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
推荐度:
为你推荐
资讯专栏
热门视频
相关推荐
灵山藏族风情节 朝阳秧歌 二月二的传说与习俗 北京朝阳区纳西族人的棒棒节 纳西族宗教 民族节庆 北京节日风俗 旧上海集体婚礼--崇明旅游 松江照壁 为什么松江是上海之根--崇明旅游 美丽的上海 沪上花朝节习俗 破除陋习 晚清上海的征婚广告 崇明习俗条礼 崇明县生活习俗之居住 崇明县生活习俗之饮食 崇明县生活习俗之服饰 上海迎财神 上海年夜饭 少数民族多彩文化系列展示活动 钟鼓楼活动 老北京皮影戏 香山红叶节 京剧的“角色”与“脸谱” 冰糖葫芦传奇 天安门城楼的屋顶 婚丧喜庆 七月初七 正月十五“闹元宵” 四合院的大门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幽默有味的老北京土话 北京城城垣为何缺一角 祭地活动 北京厂甸庙会 大观园红楼庙会 宣南文化节 丁香诗会 天桥“八大怪”
Top